寫作對很多人來說是人人都會的本能,但是對一個職業作家來說,寫作是「專業」。

而所謂的「專業」,就是在你最不想做的時候,也要做出最好的表現。

作家不一定寫得比一般人都好,但是,身為作家,就沒有寫不出來的權利。

據我所知,目前存活於市場上的專職作家,幾乎每個人一天都會坐在桌前寫上至少八小時,工作型態規律得像個公務員一樣。

你想,要獨自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對著電腦瘋狂工作八小時,而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聽起來一點也不好玩吧?

許多人都對作家抱以「睡到自然醒、午后悠閒地喝杯咖啡、興之所至,提筆寫下幾個字,就這麼不知不覺寫成了一本書,又不知不覺賺了豐厚的稿酬……」
這類錯誤印象。

殊不知,沒有任何一種職業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如果你尊重那份職業的話。

一代文豪巴爾札克曾說,「我從來沒有一口氣只工作二到三小時的。」他規定自己每天要工作十二小時以上。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修改了近兩百遍,才放手付印。

托爾斯泰曾經寫過一篇「破壞地獄和建立地獄」的文章,總共寫了四百多頁,但是到了修改完成以後,這四百多頁只剩下二十七頁。

每件作品的背後,都是作家們嚴肅認真的態度以及嘔心瀝血的苦思。
一本送到讀者手裡的書,可能只有幾萬字。但是,那可能經歷過了好幾年的構思、無數日夜的筆耕,以及大刀闊斧的去蕪存菁。

同樣是坐在電腦前工作,上班族還有同事可以交談、還有機會出外洽公、每個月有薪水固定匯到帳戶,但是,作家可沒有這些福利!

作家只能一個人埋著頭,不發一語,奮力地寫、寫、寫……

萬一寫不出來的時候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十九世紀的名作家果戈理早有一套解決的方法:
「要是寫不出來,就拿起筆寫:『「我今天甚麼都寫不出來、我今天甚麼都寫不出來、我今天甚麼都寫不出來…...」寫到最後,自然就寫出來了。』

謹提供給所有專業作家以及致力成為專業作家的熱血青年們作為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shi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